山东省翻译协会

所在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联系我们

山东省翻译协会

联系人:谢冰冰

电  话: 155 8997 8909

邮  箱:tasdcn@foxmail.com

地  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路5号


协会动态

双泽企业走出去

更新时间:2017-08-22 点击数:2707

双泽企业走出去

企业走出去,得跨过“标准”门槛

    双泽信息研发的中外电力技术信息关联平台目前已经基本成型。

  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目标是要实现世界的互联互通,贸易互通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要实现世界贸易互通,知晓并对接国际标准,成为企业走出去的先决条件,只有跨过了这道门槛,才能有机会提升并将本国标准推向世界。
  “了解企业所需,为企业服务。”近日,记者跟随济南高新区新兴服务业发展中心走访了济南高新区多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听他们讲述国际贸易和中国标准的故事。
  文/片 本报记者 修从涛

技术标准是
国际贸易的基本门槛
  “技术标准的信息不对称是国际经济和贸易发展的第一大障碍。”在济南高新区企业山东双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后称“双泽信息”)的文化墙上写着前WTO总干事拉米说过的这样一句话。
  “你生产的插座是三角形的,人家用的是圆形的,你的产品当然不会被人家认可,标准不一样呀!”双泽信息总裁张勇告诉齐鲁晚报记者,在国际贸易中,任何产品要进入目标市场,必须满足目标市场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否则贸易无法达成。在张勇看来,“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最基础的也是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对接,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其他的一切都无法实现。
  “参与国际贸易,必须要知道国际上的各种标准。”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后称“山冶设计”)副院长、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刘春青对国际贸易中的标准冲突有着深刻理解。他介绍,山冶设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项目有很多,他们在做国际项目时会采用各种标准,用他的话说,“不同国家不同项目不同对待,要看业主的要求。”   
  据了解,目前全世界各个国家统计下来总共约有200万的技术标准,有效标准在60%-70%,这其中占统治地位的如欧盟、美国、日本的标准,大概也有30万-40万个标准。
  “对中国企业来讲,如果不能理解这些标准,那么这些标准就会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障碍。要理解这些技术标准,就必须将中国的技术标准和国外技术标准进行对照,对照好了你才能知道国外标准是怎样的,才能在国际贸易中进行交流沟通。可以说技术标准是国际贸易的基本门槛。”张勇说。
标准互译是
第一道关
  各国标准之间的联系如此复杂,如何才能理解这些国际标准呢?标准互译是第一道关。以中国标准的外文译本为例,张勇介绍,目前中国技术标准的英文译本总共才几百本,更别提俄语、法语、日语等译本。
  中国标准的外文翻译工作是一个基本工作,这也是中国标准在国际上被认识的第一步。但张勇认为,技术标准不通又不仅仅是一个翻译的问题。在他看来,国家有各种标准化机构在做这类工作,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发展太快,很多东西还没来得及建设标准,而一项国标从起草到最终的建立又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尽管如此,张勇仍建议,在建设国家标准体系的时候,需要更多地参考国际上的标准,“否则我们的标准建设非但不能够易于被国际认可,反倒成了一个国际贸易的阻碍。”
  为顺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搭建一个标准化信息平台,今年5月31日,国际经贸标准化论坛暨国际经贸标准化促进会成立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张勇担任协会副会长。
  张勇介绍,为了解决国际技术标准对照互联的难题,双泽信息很早之前就已经在着手中国技术标准的翻译工作,目前该公司已经做了100多本的中国标准外文译本正式出版物。目前,双泽信息正在运用大数据思维,通过IT技术和跨语言技术建设一个信息系统平台,平台第一部分的中外电力技术信息关联平台目前已经基本成型。
  记者在该平台演示中看到,该系统不仅实现了中国电力技术标准与其他国际统治地位的国际标准的对照互联,而且每一标准在不同国际标准体系中的位置及其关联性都有很好的数据查询参考。
  “如何以一种科学高效的方法来实现数据对称,那就需要建立一种这样的数据关系。”张勇表示,中国标准走出去需要三个步骤,第一是要让人看到中国标准,第二是通过项目建设让人接受中国标准,第三是最终实现国家间标准互认。
学习中提升
中国标准正走向世界
  有了技术标准对照互联,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就会更容易,就可以打有准备之仗。山东电力基本建设总公司(后称“山东电建”)就是一个例子。
  掌握了国际技术标准尤其是阿美标准的山东电建,在短短三年时间里,连续中标四个沙特阿美项目,合同总金额高达41.29亿美元,在国际高端工程市场上成功站稳了脚跟。尤其是该公司承揽的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输送管网系统的首次扩建工程——沙特阿美MGS一期燃气增压站项目,更是实现了多元化发展的新突破。
  据悉,山东电建作为中国最早“走出去”运作国际电站EPC的企业,在印度、巴基斯坦、蒙古、赞比亚、巴西等国家建设工程项目72个,累计合同额156.63亿美元。山东电建党委书记尹士吉在回顾山东电建“走出去”战略时曾指出,技术实力是山东电建在国际贸易中取胜的重要支撑。
  与山东电建这类实力央企相比,从国企改制后的山冶设计更能体会中国标准在国际贸易中一步步成长的艰难历程。山冶设计刘春青介绍,改制后的山冶设计从2005年开始走国际化道路,通过不断学习吸收国际先机技术标准,他们也能够打入欧洲市场。
  “打入欧洲市场也是我们国家冶金企业的一个骄傲。另一个骄傲是把中国的技术也出口到欧洲去。”刘春青介绍,以前欧洲设计是中国企业的老师,慢慢地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发展,中国的设计技术也得到了欧洲的认可,这在冶金领域是十分骄傲的。
  “现在在国际上流行的不是欧洲标准就是美国标准或日本标准。但实际上,中国标准在很多方面比这些发达国际的标准更加严格。”刘春青介绍,如今中国标准也正在走向世界,以山冶设计为例,其在伊朗的干熄焦项目就是典型的中国标准案例。
  “伊朗的技术是用水冷却焦炭,中国的技术是用液氮冷却,这个技术在伊朗是没有的。我们的这个技术被应用之后,在伊朗就属于新技术,是中国独有技术,在施工设计上也都必须采用中国标准进行建设。”刘春青介绍。